词条 | 北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衙分类:【传统文化】 ①唐内侍省的习称。又作北司。因处大内之北,故习惯上称其为北衙,相对于外朝诸机构。②唐中央禁军名。皇帝的警卫部队分禁军与卫兵,禁军驻大内北门内外,诸卫驻防宫南,故有北衙、南衙之名。北衙统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八军,南衙辖十六卫兵。《新唐书?兵志》:“夫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又据《旧唐书?音乐志一》载:“北衙四军甲士,未明陈仗。” 唐代禁卫军官署。唐代禁卫军有南衙兵和北衙兵,南衙兵属于府兵十二卫系统,由宰相管辖;北衙兵为禁军,有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亲军,由皇帝直接统辖。北衙兵后来实际上由宦官统辖,因宦官衙门设于皇宫之北,故称北衙,亦称北司。唐代设南北衙其用意在于起互相监督作用。由于北衙兵宿卫宫禁,地位重要,唐代后期宦官多以此擅权干预朝政,甚至诛杀朝臣,废立皇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