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魏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魏律分类:【传统文化】 ①南北朝时期北魏法典的总称。北魏建国后,十分注重法典的编纂,曾多次更定律令,先后编纂法典九次(一说五次)。②专指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常景等人编撰的法典,亦称《后魏律》。据《通典》载:《北魏律》共20篇,其可考者仅有刑名、法例、宫卫、违制、户律、厩牧、擅兴、贼律、盗律、斗律、系讯、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篇。其主要特点是刑罚严厉,尤其加重了对叛逆罪的惩罚,规定凡谋反者一律处死。《北魏律》主要源于汉律,并综合魏律和晋律的部分内容。《北魏律》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著名的《北齐律》就是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唐宋以来相沿之律,皆属北系,而寻流溯源,又当以元魏之律为北系诸律之嚆矢”(程树德:《九朝律考?后魏律考?序》)。其中有些规定,如死(主要是斩、绞两种)、流、徒、鞭、杖五等刑罚,为隋唐以后的封建法典所仿用。《北魏律》全文在唐时已散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