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一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一脉分类:【传统文化】 科技类著作。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共有三种,但其中二种,除个别文句外,完全相同,所以实际上是两种,故定名为《十一脉甲》和《十一脉乙》。甲乙两种资料,都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十一条脉的名称、起止、走向、疾病等,而且都分为足、臂两类,足脉六,臂脉五。足脉分三阳三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臂脉分三阳二阴(无臂厥阴),唯《十一脉乙》的臂三阳,不称太阳、阳明、少明,而称为肩脉、耳脉和齿脉。《十一脉》与《内经》的经络学比较,其不同点是只有十一脉而没有十二经;手脉称“臂”不称“手”,手三阴有太阴、少阴而无厥阴,故只有臂二阴,而臂三阳,或称肩脉、耳脉和齿脉;十一脉的起止、走向也与《内经》不同,而且没有互相衔接的记载,因此还没有形成“循环无端”的循环概念;十一脉中只有四条脉提到和脏腑的联系,而且这四条脉除足少阴系于肾外,其他三条所联系的脏腑都和《内经》不同;十一脉虽记载了每脉的疾病,但都比《内经》简略;十一脉未提及俞穴,有一种资料每脉之后都记了灸法,而未记针法,另一种资料则根本未提治法;十一脉中没有“经络”的概念,而且“脉”字一作“?”,一作“温”,均从目字。从上述资料分析,《十一脉》显然是《内经》经络学说的基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