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九簧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九簧笙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的一种吹奏乐器。隋唐以后流行十七簧笙,即排列十七根管子的笙,另有两根不装在笙上的备用管,称“义管”,仅在转变宫调时才换上使用,故此种笙也称“义管笙”。宋初之竽笙、巢笙、和笙亦为十七簧笙,其区别仅在形制大小和声音高低上。至景德三年(1006),又出现了一种十九簧笙。宋王应麟《玉海?音乐?乐器》载:“旧制:巢笙、和笙每变宫之际,必换义管,然难于遽易。(景德)三年六月,乐工单仲辛遂改为一定之制,不复旋易,与诸宫调皆协,巢笙、和笙其篁十有九。”此后,十九簧笙得到普遍应用,竽笙、巢笙、和笙虽仍旧名,但形制已异,皆为十九簧笙。如陈?《乐书》卷一二三引阮逸语称竽笙、巢笙、和笙“各十九簧,皆有四清声(高音)、三浊声(低音)、十二正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