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叶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叶派分类:【地域文化】 伊斯兰教 * 主要教派之一。“十叶”系阿拉伯语shi''ah的音译,又译作“什叶”、“什阿”等,原意为“同党”、“追随者”,专指拥护第四任哈里发阿里(‘Ali b.Abi.Talib,约600―661)的人们。在穆罕默德逝世后宗教内部争夺继承权斗争中逐渐形成。与逊尼派 * 相对立。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为穆罕默德合法继承人,称之为伊玛目 * ,认为他们受真主护佑,永不犯错误。遵阿里、哈桑、侯赛因父子为前三代伊玛目。宣称末代伊玛目已经隐遁,世界末日时将以救世主(马赫迪)身份再现。强调《古兰经》文“隐意”。有内部流传的“圣训”《四圣书》。允许信徒在不得已时隐瞒真正信仰(塔基亚);允许临时婚姻(穆塔尔)。重视希吉拉历元月10日悼念侯赛因殉难的阿术拉节。崇拜圣徒、圣墓。除伊斯兰教公认的圣地外,还尊卡尔巴拉、纳杰夫、马什哈德、库姆等处为圣地。历史上曾先后建立过也门栽德王朝、埃及法蒂玛王朝。1502年,被伊朗国王伊斯玛仪(Isma''il,1502―1524在位)定为国教,延续至今。下分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 * 、伊斯玛仪(七伊玛目)派 * 等主要支派,有些支派下面又分成若干小支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也门等地。在中国新疆,莎车部分维吾尔人属十二伊玛目派,塔吉克人属伊斯玛仪派。 伊斯兰教主要派别之一。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追随者”。伊斯兰教内凡承认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为先知穆罕默德合法继承人者均属十叶派。该派与逊尼派相对立,产生于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的继承权之争。其系统教义主张和思想体系形成于8世纪~10世纪。该派主张包括:1.伊玛目学说。即认为“伊玛目”是全体穆斯林的领袖,领导众人遵行安拉之道,是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具有免罪性,不犯任何错误,认为阿里是第一任伊玛目,不承认前三任哈里发及历代王朝哈里发的合法性。2.隐遁伊玛目和马赫迪思想。即认为最后一任伊玛目隐遁起来,并将以马赫迪(引正道者)身份重返人间,主持正义。3.《古兰经》隐义说。即认为《古兰经》有表义和隐义之分。只有伊玛目才能理解隐义。4.塔基亚原则。即允许该派穆斯林在遇到危险时隐瞒自己的信仰。5.教法学说。认为伊玛目为最高教法权威,不承认逊尼派“公义”原则,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教法依据,但所依据《圣训》有别于逊尼派“六大圣训集”。此外,十叶派在宗教圣地和节日方面与逊尼派亦有区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