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月初一牛过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十月初一牛过年

分类:【风俗文化】

在广大农村,牛是农民手中的一项重要生产资料,耕田犁地要靠牛,拉车推磨也离不开牛。相传很古的时候由人拉犁耕地,收成极少,百姓一日一餐,饥饿不堪,怨声载道。玉皇大帝得知后,派牛王菩萨下凡传旨,粮食不够就三天一餐。牛王下到人间,与农夫一起拉犁,自己也又累又饿,这才知道一日一餐顶不住,更何况玉帝要改成三天一餐。于是牛王假传圣旨,改为一日三餐。玉帝知道后大怒,逐牛王下凡。牛王恳请下凡为牛,帮助农夫拉犁耕地,从此人间有了耕牛,粮食丰收,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古老的传说反映出人们对牛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精神的赞扬。牛造福人类,也受到人们的爱护,冬天冷了,牛的主人要在牛圈里垫上干草,有的还在牛身上搭个草帘或旧棉被;夏天给牛洗澡除虫,牵牛到河中游水。一些地方的农家还请人绘制“耕牛自述图”,用叙述牛辛勤劳动的一段文字组成一个牛形,贴在屋内,教育后代爱护耕牛。许多地方还建有牛王庙,祭祀牛王菩萨。

在四川,农历十月,田里的庄稼已收割完毕,小春作物也已播种,一年的劳作算基本结束,辛苦了一茬的牛迎来了自己的节日。相传农历十月初一是牛王菩萨的诞辰日,每年这天,四川农户要让牛歇息一天,并张灯结彩,大办“牛王会”,祭祀牛王。在川西的崇庆等县,十月初一这天,农家用糯米粉包上猪肉、豆腐、芹菜等,做成大汤园,煮熟了喂牛吃。岷江上游的羌族,牛节这天,一清早便把菜油抹到牛角上,油光呈亮,又为牛挂上丝绸,再煮一大盆面条喂牛,祝愿牛如面条似的长寿。川南的洪雅、夹江、峨眉等县则是用糯米面做成特大号糍粑,给牛挂在两角上,然后把牛牵到沟河池塘边饮水,意在让牛看到自己角上的糍粑,知道今天是在过年,然后把米粑取下来喂牛。牛过年这天,人们还举办赛牛会,在家把牛喂饱喝足,梳洗装扮一番,然后大家把牛牵到村庙前,比赛谁家的牛养得好。晚上,人们玩起“牛儿灯”,在庙前点燃火炬,由数人扮作牛舞,引得大家喜笑颜开,牛过年也在这时达到高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