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牛备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千牛备身分类:【传统文化】 皇帝随身侍卫,掌执御刀。北魏时开始设置。《庄子》有庖丁解牛十九年,宰牛数千头,而刀刃如新之说,于是皇帝的防身刀名为千牛刀,掌执御刀的随身侍卫也因而名为千牛备身。《旧唐书?职官三》“左右千牛卫”下注云:“宋谢绰《拾遗》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取《庄子》庖丁解牛之义,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20人,掌侍御弓箭;备身60人,掌宿卫侍从。唐代规定,皇帝在后宫时,千牛备身担任皇帝身边和居室四周的警卫;皇帝升殿上朝时,则由千牛卫大将军、将军率领,担任殿内警卫;如果皇帝到射宫亲射,则随从护卫。 皇帝的随身侍卫官。北魏始置,掌执御刀,侍卫皇帝左、右。千牛为刀名,庄子说庖丁解牛十九年,宰牛数千头,而刀刃如故。取其义。皇帝的防身刀名为千牛刀,掌执御刀的随身侍卫也因而名为千牛备身。北朝各代相沿设置此职。隋代置左右千牛备身20人,掌供御弓箭备身60人,负责皇帝宿卫侍从。主要驻屯于宫城北门玄武门,专任宿卫,又称北门屯兵。年代既久,年老者无法再任宿卫时,其子弟可以补入,又称父子军。元从禁军终身宿卫宫廷、皇帝,待遇较一般卫士高,亦可由此晋升官员 太宗于贞观初年从元从禁军中挑选能骑善射之士100人,号称百骑。宿卫皇宫北门及随驾田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