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兴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华兴会分类:【传统文化】 清末活动于两湖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4年(光绪三十年)2月15日在长沙正式成立。推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秦毓鎏为副会长。会员有陈天华、杨笃生、叶澜、李燮和等约500余人(有姓名可查者约90余人),多属两湖地区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有部分经营民族工业的资本家。该会成立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纲领;确立“雄据一省与各省并起”,武装推翻清政府的战略方针。设华兴公司、东文讲习所、作民译社和黄汉会为活动机关。又与会党首领马福益建立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准备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慈禧太后70寿辰之际,在长沙举行武装起义,事泄未成。黄兴、宋教仁等逃亡日本,马福益潜逃湘西。1905年与兴中会等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华兴会在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进行武装反清革命斗争,促成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诞生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对辛亥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由日本归国的湖南留学生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人发起,联络章士钊、周震麟等于1904年2月15日在长沙正式成立,推黄兴为会长,先后人会者有四五百人。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政治纲领,设华兴公司和东文补习所为活动机关。华兴会成立后,黄兴派宋教仁等到武昌活动,成立华兴会湖北支部,积极联络清军。黄兴等人则争取了湖南哥老会首领马福益的合作,另立同仇会,作为华兴会联络会党的机关。策划11月在长沙举行武装起义,号召各省响应,推翻清政府。不料未发事泄,湖南巡抚陆元鼎下令搜捕,黄兴等逃亡日本。1905年华兴会与兴中会联合光复会等组成中国同盟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成立,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秦毓鎏为副会长,会员发展到500余人。华兴会以“排满”为宗旨,提出“驱除达虏,恢复中华”的政纲;设华兴公司、东文讲习所为活动机关,并同会党首领马福益创立同仇会专门联络会党;制定雄据一省,与各省并起,以达“直捣幽燕,驱除鞑虏”的战略方针,准备在11月16日发动长沙起义。10月下旬,消息泄漏,遭清政府大肆搜捕,马福益逃往广西,黄兴、宋教仁逃亡日本。1905年华兴会同兴中会等联合组成中国同盟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