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卓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卓巴分类:【传统文化】 基诺语音译。意为“寨父”。亦称“老伙头”。旧时云南景洪基诺族村社的首席长老。由村社内最古老的氏族中最年长的男子担任。即便此人平庸,甚至是瞎子、聋子,惟其年龄最长,故莫不欣然即位。依例,本村社象征祖先神器的大木鼓,必存放在卓巴家中,反映了来源于原始氏族的长老享有代表鬼神的权威。主要职责有:与第二位长老“卓生”(寨母)一起主持村社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如确定播种日期,举行播种仪式,决定过年日期,宣讲村社习惯法,调解村民纠纷,为丧家祭祀送鬼,负责对外交涉等。 基诺语音译。汉称“老火头”。旧时基诺族的村社长老。被视为“寨父”,与称为“卓生”的另一类长老同由村社内最早两个姓氏中年龄最长的男子充任,去世后由同一姓氏中年龄最长者递补,若有一个姓氏死绝无长老可立, 常引起整个村社的迁徙。其职责为: 共同负责占卜选定播种日期、主持播种仪式、决定村社过年日子, 以及依靠习惯法调解村社成员间的纠纷和对外事务; 一般无特权。此外, 卓巴还分工经管村社内的宗教活动,如盖房、丧葬时祭祀及送鬼等,卓生经管野外宗教活动,如祭祀山神、地神、谷神等。解放后已逐渐消失。 基诺族对其村社中在职长老的称呼。基诺族建立在父系家长制基础上的村寨长老制,卓巴是其社会组织中的执政者。从村社内最古老的氏族中产生,必须是年长的男性。其职责是带领村社成员进行宗教祭祀活动,测定过年日期,测算农业的主要节令等。下设包括村社各个家族长老的议事会。卓巴在母系时代就已出现,当时是母系氏族公社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领导者,担任者是年长妇女。到了父系氏族――家庭公社时代,血缘关系逐渐被地缘关系打破,卓巴渐由男长老取代妇女长老。大概在300多年前傣族土司统治了基诺族后,傣族土司又根据傣族村社设有“寨父”、“寨母”的惯例,将基诺族之“卓巴”称为“寨父”;清朝封建地方政权统治基诺山时,将“卓巴”按照汉族的称号命名为“老伙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