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北摸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北摸秋

分类:【传统文化】

皖北的阜阳地区,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青少年们到田里摸点瓜果之类生吃,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不管丢了多少,也不叫骂。此风相传始于元代。元末,颖州(今阜阳)人刘福通率红巾军起义,以反抗元朝的残酷统治。刘福通治军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某年中秋,红巾军转战到颍州地区,为不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的战士迫于腹饥,便在田里摘了一些瓜果充饥。这事被主帅刘福通查知,准备予以治罪。百姓们知道后便到军营为战士求情,说:“八月摸秋不为偷”。刘福通听了便微微一笑,赦免了战士。自此便留下了“摸秋”的习俗。在皖南芜湖一带,“摸秋”却另有深意。在中秋佳节,盼望生儿育女的少妇,便设香为供,携手拜月,然后闭着眼晴在篱笆瓜架下摸索。摸到南瓜,因南与男同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峨眉豆(扁豆),因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清人黄钺《于湖竹枝词》云:“纵偷为戏莫相嗤,瓜压茅檐豆绕篱;生子居然南有兆,可知女亦是娥眉。”“摸秋”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