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曲之宗高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曲之宗高明分类:【传统文化】 高明(约1307―约1371),元末明初戏曲作家。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浙江瑞安县)人。瑞安属温州,温州又称永嘉,地处浙东因称东嘉先生。他一生洁身自好,为官时廉政爱民,退居后从事戏曲创作。晚年将南戏《蔡二郎赵贞女》改造成为《琵琶记》,又使他荣膺了南曲之宗的美称。他的创作成功首先得力于他深谙戏剧的价值与功用。他认为戏剧作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琵琶记》开场词)。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单纯的“乐”,他认为是插科打诨。诸如“佳人才子”、“神仙幽怪”之类的戏文,一律都被他列入“琐碎不堪观”(同上)的范畴。同时,他还具备得天独厚的主、客观条件。自幼生在世代书香之家,有擅长诗文词曲的功底。入仕后,对元末明初的动乱社会也有深切体会;而家乡温州既是百戏伎艺的荟萃之所,又是南戏的发祥之地。加之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增多,都为他完成改造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高明尝试着对民间戏文进行加工,他的成功使《琵琶记》盛传600年而不衰;而赵五娘那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克己宽人的奉献精神,更体现了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直至当代,该剧仍是一部热门剧目。尽管见仁见智难于归一,但“南曲之宗”(黄图?《看山阁集贤笔》)的称誉则非他莫属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