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路花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路花灯分类:【中国民俗】 南路花灯以独山花灯为代表。独山花灯与江西的“采茶”、“弋阳腔”有密切的渊源,并吸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安顺花灯则与江西采茶调有关系。独山一带的花灯流行于汉、苗和布依等民族中。清末明初独山县出现的四大名旦中,就有三位是布依族(陈子明、石玉成、陆树奇为布依族,蒙锡昌为苗族)。 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剧目有《踩新台》《灵官扫台》等。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如《槐荫记》、《红灯记》、《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和唱词主要为汉语,同时也用布依语。 独山花灯的演出活动主要在两种场合进行:一是春节期间,农村群众自娱自乐,称为“耍灯”;二是在还愿消灾的仪式上,有娱神的含义,称“愿灯”。两种花灯形式均有固定的灯戏班子。每个灯戏班子都由技艺较高的花灯艺人担任领头人,称“掌坛师”。掌坛师一般略有文化,能记诵一定的节目内容和曲调,能弹能唱,有的还会扎制各种灯笼和道具。 独山花灯的舞蹈动作都是从社会生活中模仿提炼出来的。如“岩鹰展翅”、“金鸡独立”、“膝上栽花”等,三十多个动作中,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