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龛摩崖造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龛摩崖造像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南化成山。系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以唐代为多。佛像分布在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崖、大佛洞、佛爷湾一带长约350米的崖壁上。现存龛窟133个,造像2100余尊。南龛造像既受北方石窟艺术的影响,又融合了蜀地的民俗风情。菩萨像体态优美,和谐生动;力士像威风凛凛、雄健壮实;天王像脚登草鞋,酷似蜀地农夫。各石像雕刻精巧,质感尤强。不少石龛雕刻着华丽的楼阁、经幢,体现了唐代建筑物装饰风格。龛楣上刻着莲花、卷草、忍冬、菩提树等图案,富丽热烈。在全崖正中有一尊毗卢舍那佛坐像,通高4.45米,头戴花冠,半袒袈裟,刻工极为高明。南龛石壁上还保存有唐代巴州刺史严武乾元三年(760)的奏表,以及其他诗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