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用火灼烤龟甲,从裂缝中取兆象来预测人事的吉凶,亦称占卜。《说文》谓“卜”有二解:一为剥龟也,象炙龟之形,“卜”即用火去灼烧龟甲,字形上的竖代表龟,横表示手执柴薪去烧灼。一为“象龟兆之纵横也”,即“卜”字象龟甲灼裂后纵横相错的样子。不论取何种解释, 卜都是一种炙龟取兆的占术。卜的应用由来已久, “卜”字已在殷墟文字中大量出现。卜的方法十分简单,先用墨涂画龟甲,然后用纹火慢慢灼烤到一定程度,甲背上便出现一些纵横交错的裂痕, 占卜者即据此附会天神意旨,指示祸福吉凶。占卜在远古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凡进行某种活动之前都要用卜来预测其吉凶。用占卜择定建住宅的基址叫卜宅;用占卜确定养老之地叫卜老;用占卜预测帝王的享用年数叫卜年。此外还有卜名、卜居、卜郊等等。殷周以后,朝廷还设专事占卜的官员,叫卜尹、卜正或卜人。古人认为占卜结果是神的旨意,因十分重视。古籍中大量有关占卜的记载,往往写得十分灵验, 自然是史官们有意的附会。

各种预测术的通称。卜原意指用烧灼龟甲或兽骨所得征兆预测吉凶的行为,后衍化为卜筮术的通称。卜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很早流行于中国各游牧部落。人们遇到疑难问题,便用烧红的硬木条在龟甲或兽骨上灼烤,龟甲或兽骨的另一面会出现一纵一横,成、、卜、等状的裂纹。这种自然爆裂的不同形状的裂纹,被人视为神灵意旨的体现,成为问疑者预测吉凶的依据。故卜字从形、音到义都是从甲骨卜来的。汉、唐以后,各种形式的预测术兴起,如卜杯?、卜紫姑、九姑卜等,均借卜字为名。《孔演图》云:“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 卜得阳豫之卦,是称筮为卜。”《史记?龟策列传》:“蛮夷氏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则已将卜视为预测术的通称,不再限于烤灼龟甲与兽骨的占卜了。

官名。甲骨文有“贞人”,主占卜。另有“卜”或“多卜”,都是掌占卜定吉凶的神职人员,为史官之属。殷人凡事问卜,卜、史、巫、祝做的就是沟通人神的工作。西周金文有“卜”,也是卜官。春秋时沿置,或称卜,或称卜人、卜正、卜尹等。当时龟卜与占筮并用,但认为卜法比筮法更可靠,因而有“筮短龟长”的批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