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卫拉特蒙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卫拉特蒙古分类:【地域文化】 又作“额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清代西蒙古各部之统称。元称“斡亦刺”,明称“瓦剌”。初居锡尔锡德河与叶尼塞河上游狩猎,为蒙古“林木中百姓”之一部分。后被成吉思汗统一。明代,在明廷操纵下多次与东蒙古交战。1449年其首领也先率兵攻明,在土木堡战役中以2万余骑,战胜明朝50万大军,并俘获明英宗。后与东蒙古曾经出现过短期的统一。清代分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土尔扈特西迁后,辉特为厄鲁特四部之一。1637年,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率部迁青海,后兴兵入藏占领青藏高原。17世纪70年代,准噶尔部兴起,在首领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陵统治时期,不断攻掠喀尔喀和漠南蒙古,对清廷威胁极大。1757年清廷最后统一厄鲁特蒙古,编设盟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