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度僧侣的苦行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印度僧侣的苦行习俗分类:【世界民俗】 印度教和耆那教僧侣有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德布斯亚,意即苦行。德布在梵语中是“热”的意思。因为印度是热带国度,人民饱受炎热之苦,于是“德布斯亚”就转义为“苦”了。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僧侣都信奉因果轮回之说,认为今生受苦,来世即可享福。许多僧侣躲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用各种方法折磨自己,达到苦行的目的。古代耆那教经典中有五种苦行方式:(1)自饿。即长时间不吃饭。古代著名的月护王就是自饿致死的。(2)投渊自坠。即从高处向下跳。(3)赴火。在火堆上走;在炎热的中午盘膝坐于地上,身旁点起火堆烘烤,头上盖一瓦片,瓦片上放上点燃的牛粪。(4)沉默。即不与人说话。(5)鸡狗戒。象鸡那样单足独立几十年,或象狗一样吃各种粪便。此外还有:睡有刺的床,拔自己的须发,长期一手高举,把头或身体埋入土中等种种苦行方法。苦行僧都是瑜伽功行者。瑜伽是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瑜伽古经中记载了62种练功方法。由于长期苦行修炼,苦行僧们大都变得瘦骨嶙峋,有些人甚至练坏了身体,但确也有些人练出了一身特异功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