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厂甸火神庙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厂甸火神庙会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北京一带汉族、满族等民族所举行的融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节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举行,一说至十七日。厂甸即琉璃厂,位于宣武区南新华街。此地在辽代称为海王村,金代又称海王庄,元代是为宫廷烧制琉璃砖瓦的窑厂,故称琉璃厂。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建南城城墙,该地成为市区一部分。清初将东华门、灯市口一带的部分灯市迁往该地,加上四库开馆,以及进京会试举人大多居住该地或附近一带,刺激了当地书肆、文物、纸张业的发展。乾隆年间(1736―1795年)将当地琉璃窑厂迁出,市内其他地方的书店纷纷迁往该地营业,该地遂成为全市最大文化市场,光绪初年达到鼎盛时期,据光绪二年(1876年)统计,在该地仅书店就多达220多家。民国六年(1917年)在当地修建一公园,名为海王村公园(今中国书店所在地)。火神庙位于琉璃厂东街29号,始建年代无考,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内祀火神等神祗,人们适时行祭,以求书店免遭火灾。每逢庙会,以厂甸及海王村公园为中心,包括琉璃厂东西街口,火神庙、南北新华街街口及大小沙土园、吕祖阁等处商摊相连成片,令人目不暇接。所售货物除古今书画、文房四宝、金玉陶瓷、古玩拓片、珠宝饰物之外,还有各色饭摊茶棚,出售年糕、豆腐脑、元宵、炸糕、小豆粥、豆汁、灌肠、面茶、蜂糕、艾窝窝、冰糖葫芦等。日用杂品摊多出售各种儿童玩具、风车、空竹、气球、琉璃喇叭、扑扑凳、各类风筝、空钟、各种花灯等。逛厂甸庙会已成为京城民众春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届时,城内外游人或乘车、或步行,沿途络绎不绝,人们或购物,或观景,各得其所。此外,还有一些善男信女于庙会期间,前往吕祖阁进香叩拜,许愿还愿,以祈神佑。最后一次厂甸庙会于1963年举行,货摊达750多家,但多以日用百货及风味小吃为主,游人达400多万人次。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