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历史传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历史传说分类:【中国民俗】 相对来说,北京历史传说比民间故事在数量上要丰富得多,在意义上要重要得多,这与北京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千年的都城史有密切关系。 北京的历史传说故事是伴随着北京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时间上讲,传说的背景从上古代炎黄争战开始,一直到近现代革命斗争传说,跨度达数千年之久;从地域上讲,除北京城之外,几乎遍布了所有的郊区县。但因为北京是三代帝都,所以北京传说故事偏重于元、明、清三个朝代,尤以明、清为主。 北京的民间历史传说丰富多彩,大致说来,可分为帝王宫廷传说、官场传说、景点传说、民间风俗传说、名人传说、行业传说等,内容涉及帝王生活、宫廷轶事、官场见闻、园林景观、花草树木、名人遗迹、寺庙建制、城池街巷、风土人情、市井生活等各个方面,只要是涉及北京人的生活,几乎是无所不包。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起源的优美传说,居住在黑龙江的兄弟民族,有的是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如赫哲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本民族的历史,就是依靠口口相传的民族传说、口碑文学的代代传承,传承着本民族的历史。 例如,在赫哲族中,流传着《七姓野人留下来的赫哲人》,这一传说又名《七姓人和依兰的传说》。传说叙述了赫哲人是怎么来的。据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沿岸,住着很多很多赫哲人,这些赫哲人有一次被一个大部落给征服。有的战死,有的被抓走,有的逃得无影无踪,有的隐藏起来了。隐藏起来的有苏(舒)、蒙、芦、毕、傅、尤、吴七个姓的人,因逃离了家园,没吃没穿没住处,他们便沿江打鱼为生,有时也到山上去打猎。这七姓人后来和依兰地方姓舒的、姓蒙的、姓芦的三姓人家,或与苏纯、瓦里霍通的芦姓、尤姓、毕姓、傅姓通婚,从此留下了子孙后代,这七姓野人的后代,就是今天的赫哲族。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族源传说,流传最广远的是《九姓人的来历》。这一传说最早流传在呼玛河流域一带。据说,在很古很古的时代,有一年山火成灾,烧了一场又一场。火灾刚过,又暴发了山洪,洪水淹没了高山、大地。人都被淹死了,只剩下一男一女,女人比男人的年岁还大,他们便结成了夫妻。两人上山打猎,采摘野菜过日子。他们生了九个儿子、九个女儿。这些孩子长大了,有时是兄妹一齐去打猎,有时是姐弟去打猎,后来老父亲老母亲就把九个儿子九个女儿分别配成九对夫妻。父亲母亲根据他们常去打猎的地方,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这四对夫妻留在库玛尔浅;老五、老六这两对,让他们上托河浅和多布库尔浅;老七、老八和老九这三对就叫他们到毕拉尔浅去。打这以后,根据他们住的地方,又立了姓氏。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依次姓玛拉库尔(姓孟)、葛瓦依尔(姓葛)、秘拉依尔(姓魏)、古拉依尔(姓关)。老五和老六就姓柯依特依尔(姓何)、姓白依尔(姓白)。老七、老八、老九就姓莫拉乎尔(姓莫)、杜能肯(姓杜)、吴查尔坎(姓吴)。这一传说就是鄂伦春古代九姓人的来历。这九姓民族的鄂伦春人,一直繁衍生息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里,留下的后人,就是今天的鄂伦春人。据考察,现在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仍然姓这九大姓,由此可见传说和历史的密切关系。 《九姓人的来历》这一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还有异文。在异文中,基本情节是一致的,只是九姓的儿子要的不是亲妹妹为妻,而要了别姓的姑娘为妻,生儿育女,繁衍子孙,后来就成了魏、葛、孟、关、吴、猛、陈、赵、莫九姓。异文中的九姓和母题中的九姓,有六姓相同,有三姓不同,而最关键的是异文已排斥和否定了兄妹婚,由此可见历史的演变,母题传说是原始的,异文是晚近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