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始火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原始火药分类:【传统文化】 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最迟发明于唐代后期。原始火药的基本成分包括三部分,即硫黄(或雌、雄黄)、硝石和碳素(木炭、油脂、蜜、沥青等),其中硝石的利用是火药发明的关键。这些均是古代中国方士在炼丹是常用的药物。因此它的产生同中国炼丹术有着密切关系。当方士们一旦将这三类物质混在一起,密封加热,便导致发生燃烧爆炸现象。唐代炼丹著作《真元玄道要略》明确总结了这方面之教训:“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不可合三黄(雄、雌黄及硫黄)等烧,立见祸事。”在唐代《丹经内伏硫黄法》一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黑火药原始配方。由于火药易爆炸,破坏力大,为军事家率先利用,并得到不断改进和发展。火药大约于13世纪初传到阿拉伯,14世纪传到欧洲,它曾极大地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