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声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双声恨分类:【传统文化】 广东音乐名曲之一。乐曲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七”鹊桥相会的故事为题材,借以表达人们对婚姻不能自主的怨恨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此曲作者不详,由郑日生首次介绍于1925年。《双声恨》,一说《双星恨》,在初期的传抄谱中附有歌词:“愁人怕对月当头,绵绵此恨,何日正干休,悔教夫婿觅封侯……唉呀,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遍洒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别离愁……”词曲颇有不合,可能系后人填词,但可供参考。乐曲开始采用暗淡色彩的羽调式旋律,如诉如怨,缓慢的速度和各种滑指的运用,使音乐悱测深沉,怨恨之声犹闻,凄侧之情犹见。曲调发展中,一些特性音调被重复或递变,恰似人们倾诉衷肠的感情语言的复叙,使得音乐倍觉感人。中段的调式和旋律色彩与前边鲜明对比,情绪更加深沉,愁思万千,怨恨绵绵。最后的流水板,音型短小,反复演奏,速度逐渐加快,形成高潮。明朗有力的节奏,轻快活泼的旋律,表达了身在苦中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