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清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双清亭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邵阳市城北,因资水、邵水两条清流汇于其下,故名。据清《一统志》载,亭始建于宋,历经修葺。纯木结构,六角重檐,脊饰龙凤,雀替斗拱,绕以明廊,游人可凭栏远眺,小憩消怀,亭左侧有登云阁,右有揽翠亭,亭上有高庙,今尚存明清石碑各一通。双清亭曾吸引历代墨客骚人揽胜抒情。元贞元年(1295年)郡守三不都书“天开图画”,明湖广巡抚赵贤题“双清胜览”等。 位于市区北1公里,背负禹山,面瞰邵城。当资水、邵水两条清流之汇合处,故名。始建于北宋,自元至明,几度重修。纯木结构、重檐六角,内饰龙凤,外绕明廊,“双清览胜”为邵阳八景之一。亭旁有登云阁,右有览翠亭。亭上有高庙,北宋徽宗曾题额“康济”,故宋元时称康济庙,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关帝庙,庙祀关羽。庙中原有石磬,长四尺许,相传渔人得于江中,击之备五音,现已不存。亭北侧为资水,亭西侧为砥柱矶。明黄克缵《游双清亭记》描写其地势:“循庙而西,山麓隐隐横入江中。有小径可三尺许,怪石嵯峨,峙于其旁。又西则山势已断,数石隆起江中,桥之,乃通亭于其上。”矶上之亭,名曰亭外亭。双清亭石上,元代元贞元年(1295)郡守三不都书刻“天开图书”,明湖广巡抚赵贤书刻“双清览胜”,明刑部尚书顾?书刻诗作及“砥柱矶”三字。1979年,亭修葺一新,并辟为双清公园,园内现存明清碑记十余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