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系家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双系家庭分类:【地域文化】 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一种家庭组织形式。主要流行于云南永宁一带。一般认为是从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过渡;或父系向母系家庭过渡的中间形态。其特点为:因阿注同居婚和男娶女嫁的婚姻形式交错存在而形成的。处在这两种婚姻家庭形态中的后世子女,同家庭中先辈成员一样共同居住生活,组成两个有血缘系统的成员并存于一个家庭中的形态。双系成员拥有平等的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 所谓双系家庭,就是母系父系并存的家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双系家庭在拉祜族、布朗族、摩梭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还是以摩梭人为例。由于摩梭人的母系家庭处于周边民族的一夫一妻制的包围之中,随着摩梭男子在生产劳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又受父系家庭一夫一妻制的影响,一些摩梭男子正式娶妻或带回女阿夏同居。于是家庭成员中,就出现了有的人血统从父计,有的人血统从母计,形成了母系与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如永宁忠克村然?格若家。该户1956年有然?直玛以下四代,现有人口10人。然?直玛找阿夏生比玛和采姐弟两人,血统为母系。查得尔是然?比玛从开基木瓦娶回的妻子,夫妻两人所生的一子三女血统从父。比玛之妹采尔找阿夏生有两子,他们的血统从母。在直玛哈母和卮乌六个兄弟姐妹这代人中,血统为父母系并存。摩梭人双系家庭的主要特点是:(1)共尊一个始祖,共有一块墓地;(2)共有一个家名;(3)是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4)家长以男性为主。这种家庭很不稳定,家庭内部经常发生纠纷;又由于摩梭人过惯了“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生活,因而子女的血统常常由从父系退回到从母系,双系家庭又还原为母系家庭。 拉祜族双系家庭一般是包括一对夫妇的三代或四代后裔,即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女儿、女婿,外孙女、外孙婿等母系和父系家庭成员。人口多在40人以上,也有多达100人以上的。从妻居和从夫居并存。在大家庭内,一对夫妇及未婚子女又组成若干个个体家庭,已婚子女又分别组成小家庭,所有的小家庭成员都共同居住在一座竹木结构的大房子中。大家的名称有以女家长名字命名的,也有以男家长名字命名的。 拉祜族大家庭的家长,由大家庭中夫妇共同担任。男家长的主要职责是组织生产,与女家长共同掌握大家庭的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分配;主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祭祀活动;代表大家参加村寨头人召开的会议;参与寨内公共事业的管理,并协助头人处理盗窃、财产和婚姻纠纷事项。女家长主要职能是负责安排采集、纺织、饲养和管理园圃等副业劳动,操持全家的衣食和添置生活用具,操办儿女们的婚礼等。 拉祜族大家庭的财产归全家族所有。小家庭的财产的继承,一般是父系财产归儿子,母系财产归女儿。当不同血缘关系组成的个体家庭成员之间,在私有财产继承上发生冲突时,由双方家庭出面协调解决,通常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则来处理当事双方应得的财产。 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