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顺服装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双顺服装店分类:【中国民俗】 是北京一家专营便服的服装店,也是北京现存最老的一家中式服装店,开业于“五四”运动后的1924年,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创业店主韩俊峰,从小生活贫困,16岁时到北京学习便服裁缝。他学艺刻苦,三年满师,技术有成,受到老板重用,但他不为所动,拉着几个技艺精良的工人另起“炉灶”,在南小街老君堂租下两间小门面,挂出双顺服装店招牌,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便服店生涯。 当时的北京,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清代男服中的长袍、马褂、坎肩逐渐被日益兴盛的中山装、西服所代替。韩俊峰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知道商机就在眼前,于是,他与店内几位技艺精良的师傅日夜切磋,刻意求新,逐渐摸索出一条从清代旧装中脱胎而来的“便服”之路。 比如清代到民国盛极一时的旗袍,旧式做法讲究“窄身、连袖、喇叭口”,优点是贴身,缺点是腋窝臃肿,袖口生硬,身、袖不协调。双顺对其加以改良,变连袖为单上袖,弃喇叭口为窄袖口,根据不同面料的图案、色彩配以多种花形的扣线,或采用沿双边、加花牙子的方法加以丰富。改良后的旗袍造型和谐,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秀丽娴雅,再如棉袄,旧式结构讲究挖大襟连衣袖,虽保暖实用,举臂方便,但造型臃肿,线条生硬。在西服启发下,双顺首先推出中西式软缎丝棉袄,用漂亮的真丝软缎做面料,絮以轻暖洁白的丝棉,采用单上袖、正面直开身的改良方法制作,即保持了轻暖实用、色彩鲜明的民族风格,又突出了造型优美、俊俏、外观整洁的特色。就这样,双顺在传统服装改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缝制出富有独特风格的男女丝绸棉袄、旗袍、薄型毛花呢棉袄罩衣、凡尔丁旗袍裙等等,造就了便服新家族。这些式样新颖的服装得到了钟情于传统中式服装的北京人的青睐,赢得了大量顾客,双顺服装店也占有了北京中高档服装很大一部分市场。 1956年,双顺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服务对象从普通北京人扩大到出国人员,业务繁盛。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双顺生产的真丝旗袍在五光十色的国际礼服之中,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国际朋友和海外侨胞的热情赞誉。1983年,双顺服装店恢复营业。不少华侨和国际友人慕名而来,马来西亚大使夫人曾经一次就定做了12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