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口袋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口袋房分类:【传统文化】 满族民居建筑形式。又称“斗室”。满族传统住房。满族聚居地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多为气候寒冷地区,为保暖起见,旧时其住房多为土墙草顶,且修建得较为低矮,其中一间面南开门,称为“外屋”,其余二三间为卧室,称为“里屋”。其状如口袋一般,故名。在里屋靠南、北墙修火炕,靠西墙修一窄炕。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来访客人在西炕歇息。一般住房均两面开窗(东西不开),窗为上下两扇,上扇能开启,下扇固定不开。窗纸糊于窗外,窗棂多为木质工字格。系沿袭满族先人“掘地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的结构而来。 又称“斗室”。满族传统住宅。沿袭满族先人穴居结构而建。草顶土墙,屋高3米左右,只东面一间开门,门朝南,为外屋。西面房屋二三间为卧室,称里屋。宛如口袋形,便于保暖,故名。房舍东、南、西三面,皆辟大窗户,分上下两扇。窗外糊纸,开关朝外,窗棂以“?”字或“工”字为格。里屋南、北、西三面垒设火炕,称万字炕。沈阳故宫的清宁宫即保留了满族“口袋房”式的传统住宅特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