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代对铅的认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代对铅的认识分类:【传统文化】 公元前2500年左右,铅已被中国人有意识地利用。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国人已确定无疑地认识了铅的存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已有相当数量的铅青铜和铅锡青铜。在二里头后期灰坑中出土了一块铅块,距今3500~4000年。商代晚期铅的利用更为广泛,已有纯铅器铸造。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50余件铅礼器和兵器,含铅量99%。商代晚期的铅器在安徽颖上王岗发现14件,有鼎、簋、?、爵、觚、卣、尊、觯、斧、戈等。西周东周铅器已屡见不鲜。春秋战国时已有铅制生活用具、车马器、冥币、铅饼等。记载铅矿的文献,从《禹贡》开始,以后历代都有。提到的铅矿有草节铅(方铅矿)、阴平铅(白铅矿)、钓脚铅(自然铅)、银矿铅(含银方铅矿)、衔银铅(和辉银矿等共生的方铅矿)、铜山铅(含多种金属的铅矿)、密陀僧氧化铅)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