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兰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兰经

分类:【传统文化】

伊斯兰教经典。也称《可兰经》。“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宣读”、“读物”,系穆罕默德在历时22年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名义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传入中国后,回族穆斯林曾称其为《古尔阿尼》、《古拉尼》、《天经》、《宝命真经》等。全书共30卷、114章,分“麦加篇”和“麦地那篇”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仰,其中以信安拉、信先知穆罕默德和信启示为其神学思想核心;宗教义务,即念、礼、斋、课、朝、献身等;伦理道德;宗教礼仪禁戒;提出对阿拉伯半岛进行社会改革的主张;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所确立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对异教徒和伪信者攻击伊斯兰教的辩论和反驳。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作为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的启示,是永恒的真理、唯一神圣的经典,为伊斯兰教立法依据,也是伊斯兰教信仰学、法学、伦理学等赖以建立与发展的基础,是每个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在穆斯林宗教与世俗生活中具有权威地位,伊斯兰教世界不同教派、学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无不以《古兰经》为根据。中国伊斯兰教均以该经为根本经典,在中国穆斯林中具有重大影响。

“古兰”系阿拉伯语Qur''n音译,意为“诵读”、“读物”。亦称《可兰经》。中国旧译《宝命真经》、《天经》等。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凡30卷,114章,6236节。由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610―632年间以“奉安拉颁降名义”陆续口授公布。最初由其门弟子默记或录在兽皮、枣椰叶、石板上。穆罕默德逝世后,经哈里发阿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欧麦尔(634―644年在位)、奥斯曼(644―656年在位)指派专人搜集、追忆、核实、抄写并保存,并在此基础上汇集分卷,划定章节,形成定本, 被称为《奥斯曼定本》,后又迭经精通阿拉伯语法和诗歌韵律专家标注音符,统一规范,流传至今。以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麦地那为界,分为“麦加篇”和“麦地那篇”。前者约占总章数的72%。内容除阐发其宗教哲理、规定宗教礼仪外,还申述伊斯兰教的社会主张,人伦道德观念以及立身处世应持的态度,许多篇幅专门或穿插讲述了阿拉伯民族的古老传说、谚语故事。大体说,“麦加篇”经文侧重于讲述安拉的独一及特性、赏善罚恶及末日报应等方面;“麦地那篇”经文大部分是立法制宪,包括该教基本信仰和“五功”等宗教规定,涉及饮食禁忌、交易借贷、债务纠纷、婚姻程序、财产继承、释放奴婢、交纳赋税等民事和刑事。对研究古代阿拉伯半岛历史、社会状况以至该教各种典章制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初仅以手抄本通行,1530年在意大利威尼斯首次印刷。古兰经为阿拉伯文,现有多种译本。中国明清时开始有选本并对经文进行翻译,1862年(清同治元年)第一个刻印本问世,二十世纪初以来先后有李铁铮、姬觉弥、王静斋、刘锦标、杨仲明、时子周、马坚等汉译通译本,另有维吾尔族学者

*

谢木思丁的维文译本。

伊斯兰教根本经典。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诵读”。为610―632年间穆罕默德所颁布的“安拉的启示”的汇集。各种“启示”最初由穆罕默德的弟子默记、背诵或记录于皮革等物之上。到第四任哈里发奥斯曼时以最初的汇集本为依据重新整理,确定了统一的章节次序,成为定本,即唯一存留并通行世界的“奥斯曼定本”,共30卷,114章。根据降示启示的地点分为“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教义和信仰的神圣源泉。 《古兰经》所规定的信仰纲领、宗教功课和行为规范等是穆斯林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信仰和奉行的内容。 《古兰经》的影响和地位是世界性的,在宗教领域之外亦受到高度的和普遍的重视。如在文学、历史等研究领域。《古兰经》在唐代传入我国,1892年第一个木刻本在云南问世,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汉文选译本,20世纪20年代出版汉文通译本。《古兰经》在我国还有维吾尔文等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