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格王朝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格王朝遗址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扎达县境内扎布让区象泉河南岸一座土山上,占地18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上而下,依山垒砌,房屋洞穴,密布满山,共有300多孔洞穴和300多幢房屋。内部修有四通八达的地下暗道。遗址的主体建筑是寺庙和王宫。其中保存较好的是红庙、白庙、轮回庙。古格王居住的宫殿修建在山顶,最角边是面积达400余平方米的集会议事殿,是遗址内最大的建筑单位。在遗址周围出土大量古代的武器弹药、生产工具、炊事器皿和藏文典籍等,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古格王朝的统治者是吐蕃赞普的后裔,创建人尼玛衮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立国,一直统治到公元十六世纪。是吐蕃王朝灭亡后,西藏进入400年分裂局面中势力较为强大的一个王国。

西藏古文化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古格王朝由吐蕃赞普达磨的后裔德祖衮于10世纪建立,传至17世纪中叶崩溃。遗址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底至山顶高300余米,包括房屋、佛塔、洞窟600余座。四周有城墙、碉堡,建筑群下有地道相通。山顶有寺庙、议事厅、王与后妃的居室。寺内残留有塑像、壁画多幅。城堡下的洞窟里,保存有头盔、马甲、刀剑、竹箭等兵器和各种生活器皿。该遗址及其所存文物,为研究藏族史和古代建筑、艺术等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约始建于11世纪前后,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朗达玛的曾孙吉德尼玛衮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率部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吉德尼玛衮为阿里王,并统治布让。他生有三子,长子日巴衮占据芒域,传说居于被湖泊环绕的地方;次子扎什德衮占据普兰,居于被雪山环绕的地方;三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居于被岩山环绕的地方。今天仍有“阿里三围”的说法:即日土、噶尔县环水;普兰、扎达县环山;措勤、改则、革吉县环草原。现存的古格遗址,在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筑的最高点距地平面约300米。遗址由300余座房屋和300余孔洞窟及3座10余米高的佛塔组成。遗址的外围有城墙,城墙四角有碉楼。遗址还有4座寺庙和两个殿堂,即红庙、白庙、轮回庙、枕布觉庙和王宫殿、集会议事殿。其中红庙、白庙、轮回庙内还存有很多栩栩如生的壁画和雕塑。遗址的周围还有古格王朝时期用于战争的盔甲、盾牌、箭杆等遗物。此外还有2公里的废弃渠道。

古格通址残留的佛塔(阿里扎达古塔)

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著名城镇扎达县内。建于公元10世纪前期。它建筑在象泉河南岸扎不让区的一座高约300米的土山上。历史遗迹丰富,是一个旅游胜地。从规模上看可以想象当时各建筑群的宏伟气势和当年的繁荣景象。王朝遗址占地18万平方米,是由宫殿、寺庙、窑洞、佛塔等600余座建筑物构成的雄伟建筑群。建筑群下有暗道相通,外围有黄土和石基垒成的城墙,墙角有碉堡。宫殿寺庙依山而建,直至山顶。现在保存较好的有红寺庙和白寺庙,庙内壁画丰富多彩,有佛教故事、花草树木和劳动场面,屋顶天花板上还有各种彩色图案。在寺院和宫殿周围的窑洞里,藏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藏文经典、生活用品及大量武器。这个始建于吐蕃赞普朗达玛的后裔尼玛昆的三干德祖昆时代的古格王朝遗址,以其造型奇特、奥妙莫测、文物极丰的神奇景观,使世人赞叹不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