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叫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叫踊分类:【中国民俗】 人死后的第三天进行大殓,将已装裹好的尸体放入棺材。入殓时,孝子要跳起脚来哭,名为“叫踊”。抬尸进棺,由孝子抬死者头部;盖棺时,亲属哭喊死者的称谓;盖棺后,在灵前进行祭礼。奠祭之日,宾朋齐集,丧家设宴款待宾客。 皖南歙县民间,一定要等所有亲属到齐,方能大殓。入殓时,用白布将尸体吊入棺内,尸体摆正后,将死者头部裹着丝棉的嘴巴处剪开,俗称“开密口”,此时,儿孙披麻戴孝跪献果盒,将少量糕点放入死者口内,并滴洒告别酒。富有之户,尚需让死者口含珍珠,左手持金,右手握银,以望来世更富有。盖棺后,子孙依次跪在灵柩旁,手持秤砣,轻轻敲击棺钉三下,同时呼喊死者,俗称“印钉”。 皖北阜阳民间,遗体入棺后,背下置几枚铜线,称为“垫背钱”,口里放一枚铜钱,称为“噙口钱”。然后进行“分金”(在棺木前后正中拉一根系有铜钱的线,以绳遗体的偏正。一切停当,而后盖棺)。安庆民间“分金”时,亡者亲属分站棺柩两边,亲视含殓,与亡者属肖有冲犯的家属宜避开。盖棺后用生漆封口,继由孝子驮一下棺材,叫“驮重”。道士手持斧头敲棺三下,故有“棺材头顶三声响,方知自己是亡灵”之说,三声之后,设灵吊唁。封棺时,男性死者,由孝子喊“躲钉”,女性死者,要娘家人喊“躲钉”,以避死因之嫌。俗语“老奶奶活到九十九,刀把子还在娘家手”,即指此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