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公神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叶公神铳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明朝后期制造的一种车载炮。又称大将军炮。茅元仪在《武备志?军资乘?叶公神铳车炮》中,记载了这种车载炮的文字说明和图形,其文称此炮用净铁打造,分天、地、玄三种规格。天字型重280斤、长3.5尺,地字型重200斤、长3.2尺,玄字型重160斤、长3.1尺。每门炮需用一辆三轮炮车载运,前面两轮高2.5尺,后面一轮高1.3尺,形成前高后低、炮口昂扬之势,便于发射。这类火炮的实物较多,通常称为大将军炮。现在山海关城楼上陈列有一门铁制的大将军炮,炮身长1430毫米,口径100毫米,口外径160毫米。因炮身锈蚀,未发现铭文。日本火器史研究者有马成甫在《火炮的起源及其流传》中,刊载了明万历二十年(1592)制造的3门大将军炮,炮身长分别为1430、1420、1362毫米,口径分别为113、119、121毫米,分别刻有“天字壹佰叁拾伍号”、“天字陆拾玖号”、“天字二十五号”等编号。从炮身所刻的铭文可知,它们都是由当时的“监造通判孙兴贤”监造,由“兵部委官千总杭州陈云鸿”组织设计人员和工匠制成。这种车载炮的威力大,多用于守备险关要隘。王鸣鹤在《登坛必究?神铳议》中,对大将军炮的威力作了概括的描述,其文称大将军炮在发射后使敌人“迅雷不及掩耳,其威莫测,而其机最神”。书中还转引当时工部尚书叶梦熊的话说:“塞上火器之大者莫过于大将军”,能登高涉远,山地平原皆宜,若沿边安置千万架,人人能放,则可所向无敌,见者莫不胆寒。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