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天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司天监分类:【传统文化】 官署名。掌观察天象,考定历数。汉代称太史令,隋改太史监,唐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易,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唐肃宗乾元元年 (758) 改为司天台。五代因之。宋改称司天监,置“监、少监、丞、主簿、春官正、夏官正、中官正、秋官正、冬官正、灵台郎、保章正、挈壶正各1人,掌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写造历书,供储坛祀祭告神,名版位昼日。监及少监阙,则事判监事2人 (以五官正充),礼生4人,历生4人、掌测验浑仪,同知箕造王式” (《宋史?职官志》) 司天监自监以下各员职之所掌,非有专门学识不可,故选任皆以通达天文数术之人充之。元丰改制时罢司天监,立太史局,隶秘书省。元复设司天监,秩正四品,掌历象之事,置监、少监、丞等分管监务。明改称钦天监,设监正、监副、主簿厅主簿等官。清仿明制,置钦天监,设管理监事王大臣1人,特简。监正,正五品,左右监副,正六品,俱满汉各1人。 官署名。别称“灵台”。隶京百司、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南朝梁有司天监之名。宋初沿唐制,称司天台。端拱元年(988),已有司天监之称。元丰五年(1082)改制,司天监改名太史局,隶秘书省。掌察天文星象变化,以占吉凶,及钟鼓、刻漏,以定时间;祭祀设神名位版,选定黄道吉日;考定历数,每年预造新历颁发四方。官额有:司天监监、少监、丞、主簿、春官正、夏官正、中官正、秋官正、冬官正、灵台郎、保章正、挈壶正等。吏额有:礼生、历生、测验官、记注官、刻择官、监生、押更,及学生、节级、直官、鸡唱等。司天监之官属自五官正以下统属技术官,不能用磨勘考课升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