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徒·曲吉迥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司徒·曲吉迥乃分类:【地域文化】 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八邦寺第五世司徒活佛,语言学家、宗教史家。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人,又名司徒?祖拉曲吉朗瓦。3岁时被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十二世噶玛巴绛曲多杰等高僧认定为昌都类乌齐丹萨替寺第四世司徒活佛的转世灵童,由红帽系八世活佛噶玛官却朗杰取名为曲吉迥乃成列贡钦益希。5岁起随其父昂旺泽仁学习藏文和佛经。7岁入华觉寺学习佛教仪轨。后来又从克钦华智大师学习天文历算、语言文学和修辞,并拜阿洛喇嘛贡钦为师,学习佛学。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前往拉萨,在噶玛官却朗杰座前受沙弥戒,取法名为噶玛丹白祖拉曲吉朗瓦。后随十二世噶玛巴活佛、八世红帽系噶玛曲吉顿珠、杜玛格西丹增彭措等高僧学习噶玛派教法,还从止霍大师修习宁玛派教法,并朝拜了拉萨的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等名寺,五十七年(1718)返回德格。两年后,再次赴藏朝圣,并前往印度、尼泊尔等国拜师学法。返藏后从红帽系活佛受比丘戒,并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雍正五年(1727)返回德格。六年(1728),受德格土司丹巴泽仁之命,在土司管家曲雄的协助下重建八邦寺。寺庙竣工之后,司徒活佛的转世系统便以八邦寺为主寺。七年(1729)与大校译师慈成仁钦一道主持刊刻《藏文大藏经》。十三年(1735),第三次入藏传法,并应尼泊尔阳布王之邀前往尼泊尔,拜名师研习文法、修辞和医学。乾隆十年(1745)写成《司徒文法广释》。后来又两次赴藏讲经传法,并到阿坝、云南藏区等地讲经。晚年驻锡八邦寺,在该寺创办佛学院,主持讲经。并撰写了《阿毗达磨注释》。三十九年(1774),应乾隆皇帝之召赴京,旅途中病逝于察瓦绒,时年75岁。他所撰写的《德格〈丹珠尔〉目录》,为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在各种《藏文大藏经》版本中确立“善本”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司徒文法广释》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学习、研究藏文文法者的重视,成为藏文文法的经典著作之一;他对自吐蕃王朝以来有关印度历算、医学等方面的重要典籍如《巴尼巴声明》、《阳金韵经》、《同义藻词?长生藏》等,未译者新译,已译者重校,对印藏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