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合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合掌分类:【传统文化】 ①律诗创作术语。律诗中,凡出句与对句意思相同或对仗的上下句用意义相同的两个动词,叫做合掌。意思相同,便失之重复,乃作诗弊病之一。如《蔡宽夫诗话》指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蠖斋诗话》“诗改一字”条谓,元代萨天锡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闻’、‘听’二字一合”,建议“闻”为“看”,避免合掌之病。②佛教礼节,即“合十”。参见“合十”。 佛教中最常用的礼节,也称“合十”,即双手手心相贴,十指并拢,置于胸前。合掌和五体投地一样,本为古印度的礼节,后被佛教沿用。《法华经?譬喻品》:“(舍利弗)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又《维摩经?佛国品》:“尔时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据佛经所载,合掌礼多为释迦弟子听其讲法时用,施礼对象只有佛祖释迦牟尼。但是后来,僧众中所行合掌礼被逐渐泛化,在中国,僧尼们除对佛像外,对施主香客,或在僧尼之间也都行合掌礼。南亚及东南一带,由于佛教的深远影响,合掌已不只限于佛门弟子,而是成为社交中人们的一种普通的行礼方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