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合葬

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爹葬,指夫妻同墓而葬。其又名爹葬者,爹即附之意,谓妻附于夫而葬。据《礼记》载,爹葬大概起于周公时。《礼记?檀弓上》:“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季武子曰:“周公盖爹。”合葬之初,为男女之别,两棺间有相隔之物,后两棺相并。《檀弓下》:“卫人之爹也,离之;鲁人之爹也,合之,善夫!”郑玄注:“爹谓合葬也。离之,有以间其椁中。”孔颖达疏曰:“离之谓以物隔二棺之间于椁中也。所以然者,合葬犹生时男女,须隔居处也。鲁人则合并两棺置椁中,无别物隔之。言异生不须复隔。谷(生)则异室,死则同穴,故善鲁之爹也。”合葬之俗,古时盛行。《礼记》载有孔子访父之葬处而爹母之事,可见其亦为人子之礼。或以《诗经?大车》“谷(生)则异室,死则同穴”谓合葬为古代夫妻情爱专一之征,实则合葬称为爹葬更为切合当时实际。谓妻从于夫,犹今时所谓生是某家人,死为某家鬼之意。后代爹葬亦指子孙在外者归附于祖茔而葬。

亦称 “?葬” 、“?窆”、“并骨” 。旧时汉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夫妇死后同葬一个墓穴,指后死者葬于先死者坟墓中。此一风俗起自周公时期,历代书籍,各有记载。夫妇合葬取“死则同穴”、相亲相依之意。《孔雀东南飞》诗有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叶叶相覆盖,枝枝相交通” 句。古人非夫妇不能合葬。夫妇合葬同穴同?(一?两棺)。后来演变成子孙葬于祖坟旁边,亦称合葬。

若夫妇一人先故已葬,新棺入土,称为“合茔”,俗称“合葬”。海州等地称合葬为“合福”,要像活人办喜事一样操办。在后死者向先死者破坟就棺的第一天晚上,孝子要在坟前烧纸,叩头祷告,并要陪葬胭脂、绒花、官粉、梳篦、镜子、桂圆等物。男女合葬,位置为男左女右,两棺盖之间,还要放一块木板,叫“搭桥板”,以示夫妇已在一起。

此外有漏丧之忌。在终七之内,或三年丧期内,同族亲属有棺柩在堂,须同日同时出殡,若一家独葬则为漏丧,以为不祥。丧服期内,再次发生死亡者,必须对先亡者及时脱孝除灵,后亡者才能设位供饭,若不除灵,称为“夺饭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