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林通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吉林通志分类:【地域文化】 吉林省第一部大型官修志书。清长顺、纳钦修,李桂林、顾云纂。凡8函,122卷,约130万字。吉省夙有修志之愿,希元任内,曾遴选通才秉笔之彦,搜集辽、金、元、明各朝舆地文献,采辑通省各地掌故,征调各方乡土志,购置西方仪器,测绘各地舆图,等等。光绪16年(1890),省垣设志书局,翌年,长顺奏请开局修志。历时4载,瘁数十人之心力修成,于26年 (1900)雕版印刷成书。计13大目,统名以志,不立杂名。发凡起例,多有创新。其圣制、天章、大事、沿革诸志,各依内容归属,不立子目;而舆地、食货、经制、学校、武备、职官、人物、金石诸志,皆分立子目,系之以条;其不便立条目者,归入志余,意在网罗散佚。其疆域、山川,总之以舆地之名,寓贤、列女,并入人物之目;凡前代大事,记载特备。疆域一目,记述广袤,包括咸丰8年(1858)以前吉林将军与五城副都统辖区,即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这一范围。内容宏富,有满族、蒙古、赫哲、朝鲜等民族的分布、历史发展及东北边疆中外交涉史事; 对鸦片战争以来,吉林地方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变化,以及边务、商务、物产、资源、人口、民族、风情等,备载无遗。“比缉吉林文献,优于征今”,是以收录清人著述为多,有史书、方志、游记、档案及各家别集、总集;在宋、辽、金以至明代,除著述外,尚有金石碑传补其不足,可谓吉林文献之总汇,较《盛京通志》更系统、赅备,为全国省志中最佳者,多为各界推重和利用。1986年收入 《长白丛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