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吉雅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吉雅其

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吉亚其”、“吉亚西”,鄂伦春、鄂温克语音译,意为“牲畜之神”。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等族萨满教神之一。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民间认为该神可赐人以牲畜,可保佑人畜兴旺、狩猎丰收。其神偶各地不尽相同,鄂伦春族是用金银箔纸剪成手足相连的五至六个人形,再剪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镶在一块方布上。鄂温克族则是在一块方毡上用不同氏族的种马尾鬃织成一男一女两人形,两人形中有一口袋,供盛放祭品。

蒙古族民间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一位深知马的习性、勤劳而又热情的老牧马人吉雅其死后,他生前放过的马群里发生了瘟疫,并且夜夜有人把马群赶进安放吉雅其尸体的那座深山里去。诺彦知道这是吉雅其的亡灵还没有安息,一直放心不下自己的马群,就把他的像画在牛皮上供奉起来,让他每天都能看到心爱的马群。从第二天起,一切事情就平息下来,山中吉雅其的遗体也从此不见了。后来,深受孩子们热爱的吉雅其妻子又与世长辞,孩子们接着都闹起病来。妇女们赶紧把她的像画在雪白的新毡子上供奉起来。不久,孩子们全都消灾除难,不再生病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吉雅其夫妻视作牲畜的保护神和孩子们的保护神,世世代代悬挂供奉。神话十分动人地表现了古代人民对于“人畜两旺”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刻画了吉雅其这个勤劳善良的劳动者的形象。

又称“吉雅西”、“吉牙西” 等。达斡尔族则称其为 “吉雅其?巴尔汗” 、“吉雅其?巴尔肯” 、“吉雅其?带拉勒”或 “专”。意为财神。解放前,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曾普遍信奉过的一种牲畜,被尊奉为财产保护神。相传吉雅其原是一位勤劳的牧民,临死时仍对马群恋恋不舍。死后不久,马群突然发生瘟疫,人们认为这是死者灵魂欲带走生前所喜之物,于是诺颜 (蒙语,意为“官人” ) 便到埋葬吉雅其的深山里祷告,以示安抚,马群的瘟疫便立即消除。后来牧民们便把他的像画在牛皮上供奉。每年七月请萨满宰羊祭祀。其偶像各地不尽相同。解放后,已无人供奉。

它是牲畜保护神,在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中都有,并通称为吉雅其。达斡尔人说是从蒙古族人那儿传来的,鄂温克人说是从达斡尔人那儿传来的。总之,它是随着畜牧业经济在蒙古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中的发展逐渐产生的,是为了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保护神。在蒙古族人中还有关于吉雅其的传说故事:名叫吉雅其的牧马人是一位深知马的习性、勤劳而又热情的老者,一生放牧着诺颜的马群。他年老病倒,临死还舍不得与马群告别,因而久久不能咽气。诺颜亲自来探望,听取他的遗言。他提出要求说:“我死以后,把我平生穿的衣服给我穿上,在我的胳膊上挂上我用过的那根套马杆,之后就把我放在那匹黄骠马上,送到西南山上去,让我背靠着额尔敦宝木比山,眼望阿尔坦宝木比山,静卧长眠。”当诺颜答应了他的要求之后,他就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几个月后,诺颜的马群里发生了瘟疫,并且发现夜夜有人把马群赶进西南那座深山里去。诺颜知道这是吉雅其的亡灵还没有安息,放心不下自己的马群的缘故。于是走进山里,对吉雅其的遗体许愿祷告,答应回家以后把他的像画在牛皮上供奉起来,让他每天都能看到心爱的马群。这样,从第二天起,一切事情都平息下来,山中吉雅其的遗体也从此不见了。而吉雅其的妻子是一位慈祥的老婆婆。她对村子里的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深受孩子们的热爱。吉雅其死后没几个月,她也去世了。她死后不久,村里的孩子一个个闹起病来,母亲们知道是孩子们因想念老婆婆而闹的病,于是赶紧把她的像画在雪白的新毡上,也把她的画像供奉起来。这样,孩子们的病全都好了。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吉雅其夫妻看成是牲畜保护神和孩子的保护神,世代供奉。有了布匹后,将他们的画像又画在布上供奉了。

吉雅其神 (波?少布 供)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蒙古地方有个喇嘛庙,庙内有一个伙夫曾遇见一个达斡尔人。那个达斡尔人对这位伙夫夸耀达斡尔人的生活如何富裕,牲畜怎样的多。那伙夫信以为真,常常向往达斡尔人的地方。最后,他从庙里逃出来,但在前往达斡尔地区的半路上被雷击死了。后来,达斡尔人把他的灵魂立为神,叫吉雅其。这个神对人不作祟,不让人闹病,它专管家畜以及财富。达斡尔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吉雅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