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吊屈原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吊屈原赋

分类:【传统文化】

西汉赋。贾谊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作者对屈原的死怀着深切的哀惋和同情,当他在贬谪途中行至湘水,不禁想起屈原悲剧性的一生,于是“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他尊屈原为“先生”,要借湘水传达他的哀悼之情。作者认识到屈原之死是被他所处的那个黑暗污浊的时代所逼,因此悲愤地控诉道:“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下文接着用一系列比喻揭露现实的溷浊,把屈原比作鸾凤、莫邪、周鼎、骐骥,把奸佞小人比作鸱枭、铅刀、康瓠、骞驴,使屈原高洁的人格和非凡的才华与群小的奸邪、庸碌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这样德行高尚、才智杰出的人不为世用,那些谄谀小人反而得志,世道的贤愚不分、黑白颠倒暴露无遗。文章结尾部分,作者指出在“国其莫我知”的情况下,就应当“自引而远去”,“历九州而相其君”,不必眷怀故都,不无责怪地说:“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认为屈原的不幸也有他自己的责任,应当在看到“细德之险征”后,便远走高飞,因为“彼寻常之?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这篇文章既是在吊念屈原,又是在借屈原抒发自己失志的愤懑。作者与屈原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遭遇,因此屈原的不幸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他在对屈原的哀悼中寄寓着自己的怨恨和不平,表现了天下一统之后怀才不遇之士的痛苦心情。文章的基调是悲凉的,但并不消极,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命运的抗争精神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反映出汉初社会蒸蒸日上的新的时代特征。这篇赋感情愤激,善用譬喻,夹叙夹议,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之作。它在体制和题材两方面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从体制上看,它是“吊”这种文体的首出之作,也是以赋为吊的第一篇作品,不论在“吊”体还是在赋体的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从题材上看,据现存文献资料,本文是第一篇悼念屈原的作品,后来出现了扬雄的《反离骚》、颜延年的《祭屈原文》、柳宗元的《吊屈原文》等等同样题材的文章,它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该文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