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同姓(同支)村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同姓(同支)村落

分类:【中国民俗】

由一个共同的家族,逐渐分成的若干个小家庭,共同居住在一个地缘之内而构成的村落称“同姓村落”,也称“同支村落”,即单一的家族村落。由于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宗族观念强,聚族而居,同姓居住的情况十分普遍,并常以姓氏冠以地名。如马家沟、马家河、马家院子、马家垭口等。据调查,云阳县有25姓形成的地名435处;巫溪县冠以王姓的地名有52处,冠以张姓地名的有42处。

凉山彝族地区的同支村落,是由同一个黑彝家支组成的村落。凉山各个诺合家支都分布在一定的地缘范围内,在此区域内若干同支的个体家庭(户)聚居在一起,形成若干村落,彼此可以相互照应。所谓“家支”,即“家”和“支”的总称。“家”,彝语称“楚加”和“楚西”。“家”以下包括若干个“房”,彝语称“楚尼”。“房”以下有若干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彝语称“楚布”。“房”的范围可大可小,少则只有一代,多则是若干代。“房”的增殖繁衍扩大为“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家支”。同支村落,就是由这些血缘关系构成的生活共同体。

这里所说的“同支村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只是以诺合统治等级(诺合,汉语称“黑彝”,是凉山彝族社会中的贵族)为代表而言。其实,在诺合同支村落中,还包括有曲诺(是凉山彝族社会被统治等级中地位最高、诺合统治下的“百姓”)家支和部分“安家”(单身锅庄娃子经主子配婚安家与主子分居分食的奴隶)的家支。当然,“亲族村落”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