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同治新疆农民起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同治新疆农民起义分类:【地域文化】 1864年(清同治三年),在太平天国革命和陕甘回民起义的影响下,新疆爆发的农民大起义。这年夏天,库车渭干河水利工地的农民因不堪监工的欺压,在托乎提尼牙孜哈里等人领导下揭竿而起,维吾尔、回、汉族农民群起响应。6月6日起义群众攻破库车城,杀死库车办事大臣萨灵阿、阿奇木伯克库尔班和库车郡王爱玛特。起义浪潮很快波及到布古尔、拜城、赛里木、库尔勒、喀喇沙尔等地,并在全疆引起反响。至9月,乌鲁木齐、昌吉、绥来、库尔喀喇乌苏、奇台、哈密、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伊犁等地都先后爆发起义。1866年3月8日,伊犁起义群众攻破清政府在新疆统治中心伊犁惠远城,伊犁将军明绪自尽。到1867年,清政府在新疆尚能控制的区域已经退缩到哈密、巴里坤、青格里、布伦托海、库尔喀喇乌苏、精河、塔尔巴哈台一带。 但是起义农民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没有能够提出反对现行宗教制度的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本地民族中的封建上层和伊斯兰权贵打着民族和宗教的旗号,攫取了各地起义的领导权,煽动起对“异教徒”和异民族的杀戮,他们占地为王,相互攻伐,形成许多地方封建主割据政权。主要的有: 以库车阿訇热西丁为首的“汗和卓”政权,一度控制西起乌什、阿克苏、东至吐鲁番、鲁克沁的广大地区。 回族阿訇妥得?为首的乌鲁木齐“清真王”政权,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初期最甚时曾占据木垒、沙湾直到吐鲁番盆地一带。 伊犁“苏丹”政权。 和阗哈比布拉“帕夏”政权。 喀什噶尔、叶尔羌地区的维吾尔、回、柯尔克孜族各为一方,相互混战。 喀什噶尔等地又有大量浩罕商人与当地伯克、阿訇相勾结,联名写信要求浩罕出兵袭取喀什噶尔,而柯尔克孜封建主思的克则派人去浩罕迎请流亡在外的大和卓的后裔,1865年初浩罕军官阿古柏入侵南疆(见阿古柏伪政权条),并先后消灭了库车、和阗、乌鲁木齐等地割据政权,建立伪政权,农民起义的前途也就被完全葬送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