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山胜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名山胜景分类:【地域文化】 在中原大地上,有许多名山,不但景色秀美,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它们也是中原历史文化发达的体现。 嵩山,古称外方,又称嵩高,是五岳之一的中岳。它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等组成,东西长达60多公里,有72峰,最高峰称为峻极峰。据史书记载,黄帝、尧、禹等都跟嵩山有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帝王在这里建行宫,和尚道士在这里建寺院道观,学者在这里建书院,隐士在这里筑室隐居。它是帝王的游幸之所,是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处。因此,除人们经常提到的中岳庙、少林寺、观星台、嵩阳书院之外,历史还在嵩山留下大量的名胜古迹,周柏、汉阙、魏塔、唐碑,应有尽有,难怪人们将嵩山称作中原古代文化的丰碑,称它为中原名胜之冠。 王屋山,在济源市,以山形象王者之屋而得名。山势险峻,林木茂盛。文物众多,风景极佳,在国内可与泰山媲美。中国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传就产生在这里。层峦叠嶂的王屋山,是中国有名的道教胜地,被道家称为天下第一洞天。现存著名的道教古迹有阳台宫、清虚宫、紫微宫、麻姑庙、灵都观、迎恩宫、南天门、王母洞等。 芒砀山,在永城县。相传这里是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的地方。汉高祖起义前曾隐蔽在芒砀山从事推翻秦朝的准备活动。芒砀山由数座突兀于平地的山峰组成,山间有陈胜墓、梁孝王墓、孔子避雨崖、斩蛇碑等古迹。整个豫东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到这里突然出现几座高山,所以给人以新鲜神秘之感。自古以来就很有名,地面地下文物很多,仅汉代的金缕玉衣就常有出土。 苏门山,在辉县市,是太行山支脉,树木葱茏,古迹遍地。山南有百泉湖,由众多的泉眼喷流而成。百泉湖是卫河之源,早在周代就是有名的地方,《诗经》中曾几次歌咏过这里。隋朝以后,逐渐成为有名的风景区,风光十分秀丽。现在湖上有隋朝始建的卫源庙和元代始建的清晖阁,皆壮丽辉煌。这里还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故居遗址。湖西有宋代哲学家邵雍的祠堂。邵雍曾在百泉创办太极书院,元代大学者许衡曾在这所书院里讲学。苏门山顶有啸台,是西晋隐士孙登隐居长啸之处。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孙奇峰也曾长期隐居苏门山。百泉有历代碑刻350多种,近人以其中140多种在苏门山东南麓建为碑廊,以供游人观赏。 其中有历代著名书法家苏轼、赵孟、唐寅的作品。 浮丘山,在浚县,以山形如漂浮在水面的船只而得名。山峰重叠,树木苍翠。山上有千佛洞石窟,保存唐代以来石雕佛像960多座。前面提到的碧霞宫也在此山上。 大?山,又称黎山,也在浚县。山峰高耸,苍郁秀美。山上有一尊石头雕成的大佛坐像,建于十六国时期,高27米。后人建楼保护,但楼没有佛像高,所以有“八丈石佛七丈楼”的说法。山上还有众多的寺观楼台和300多处石刻题记,其中以唐代《大?山铭》摩崖石刻最为著名。 鸡公山,在信阳,是大别山余脉,以山形象一只引颈高唱的公鸡而得名。方圆百里,林木葱茂,怪石嶙峋,山峰秀美,景色如画。山崖间常有白云缭绕,虚幻缥渺,如同仙境,所以有人称鸡公山为云中公园。鸡公山夏季最高气温只摄氏24度,清凉宜人,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自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来,美、英、德、俄、日、法、瑞士、丹麦、挪威等20多个国家的传教士和商人,在此建筑了具有各国特色的200多座别墅,使人进入鸡公山就如同进入世界建筑博物馆一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