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后土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官方及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的大神,与皇天上帝相对应,与社不同,社只是司掌一方土地的神祗。文献记载后土为共工氏之子,名句龙,因平定九州有功,被尊为后土,后成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本为男性,但按古代阴阳之说,大地为阴,故后土亦逐渐演变为女性,专司阴阳生育,万物生长及大地山川。民间亦称之为后土娘娘,与皇天相配,称皇天后土。西汉文帝时,由国家统一祭祀后土,武帝以后成为定例,并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祀典之一,由皇帝专祀。唐以后,民间在丧礼中有祀后土之仪式,这是因为后土司掌大地,故被认为其有主幽都之职。 地碉之尊。据《国语?鲁语》 记载,共工氏统治天下的时候,其子句龙为后土,能治理九州,所以后人就把他作为社神来祭祀。在甲骨文中,土与社的写法相同,后土就是社。这样说来,后土原来是人鬼,后来才转化为地碉,成为土地之神。而且后土原来与社是一回事,所以在商周的宗教祀典中,有社或社稷,而没有后土。东汉经学家郑玄说:“社,后土也,使民祀焉,神其农业也。” 但在西汉,后土与社稷始一分为二: 后土作为地碉之尊与上帝对应,取代了社稷的地位,而社稷则纯粹作为了国家的象征。根据天阳地阴的观念,后土也从阳性之神变为阴性之神,而社稷则是阳性之神。东汉学者许慎说:“春秋时称公社,今人谓社神为社公,故知社是上公,非地碉。” 于是有 “皇天后土” 的说法,天子郊祭天地,也就是分别在国都南北郊筑坛祭祀上帝与后土,而不是上帝与社稷了。 是与上帝相对应,总司土地的大神。西汉文帝时,由国家统一祭祀地碉,即后土。武帝以后遂成定制。自西汉末至南北朝,祭祀的后土神是男性,所以常以皇后配享。隋以后始成为女性神,所以以皇帝配享。自唐以后,民间后土祠每塑妇人神像,称其为后土娘娘。邯郸县南文庄村旧时建有后土庙,供奉后土娘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