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后殖民主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后殖民主义

分类:【文化精萃】

它探寻的是过去的殖民统治给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文化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殖民关系的衍生品和它在现今的表现形式和实际情况。它是一种跨学科而且具有批判性的观念。后殖民主义起源于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和文化研究。它决定性的动力来源于爱德华?赛义德(1978)关于东方民族文化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评论文章。该原文立足于人文主义和反人文主义的紧密结合,展现了欧洲人和北美人“东方”这一表达形式的由来和传播过程。但是后殖民主义后来的发展则更倾向于批判西方的人文主义,而且与后结构主义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这一点尤其体现于德里达、福柯和拉康的作品当中。这些作品从根本上改变了赛义德的初衷:他们论述之下的殖民主义似乎更为自相矛盾;分析对象从赛义德的“高层”文化延伸到了大众文化、旅行游记以及殖民政府机构;殖民这一主观意识的形成与无意识和欲望之间的联系也更为显而易见;通过对效仿文化、混合文化和跨文化的认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二元等级遭受了更为尖锐的置疑;被殖民者的功能和他们进行反抗的手段从更深层次上得到了研究。虽然大多数疑虑都是与殖民文化有关,但是它们对于当今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地理含义。 (1)后殖民主义与人类学主要的相交区域为历史人类学,这体现在为了解释印度现今的政治局势而开展的使印度历史脱离殖民统治的研究项目。然而,把殖民主义的文化移位定位如今使得这一形式本身受到了动摇的危险。有人认为,当后殖民主义通过用单一抽象的殖民/后殖民虚轴将世界重新定位成以欧洲为历史课题中心的时候,它便被它自身意欲取代的东西不断困扰着。但是,另外一些学者提出,如果把后殖民视为它标志着脱离殖民统治崎岖而又前后相继的过程,那么后殖民就会显得更为充实。然而这又导致了对于传统意义上代表殖民的二元形式的置疑。 (2)后殖民主义与人类学还在全球化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该领域中,本土化和全球化始终贯穿于崭新动荡的地理学中,而全新的复合身份、流动性和边缘性也在建构当中。因此,后殖民批评与所谓的人文学科表现形式的危机有一定的联系并不值得惊奇。这同样也造成了一些关于后殖民主义的尖锐批判。德里克认为,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文化主义,而这种文化主义是和全球新的资金聚集组织相连的:由于它的根源在于后结构主义,从而使它无法将当今的资本主义结构理论化;它注重后殖民观念的形成,其中包括了“对于主观世界之外的一种阐释”;它也是西方学术界中来自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主观意识变化的一种映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