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分类:【文化精萃】 该书是《建设性的后现代思想-桑尼丛书》之第一部,编者大卫?格里芬系美国克莱蒙特神学院的哲学教授、后现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本丛书所提倡的后现代世界是一种新的科学,一种新的精神和一种新的社会。”《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实际上是一部论文集,由9位作者的10篇论文组成,涉及到物理学、神学、宗教、灵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多元论、还原论等诸多方面。与以往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后现代问题的方法不同,本书更注重后现代的科学和自然的层面,这与本书的作者多为科学家和神学家不无关系。这样一群来自不同国度、从事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人们将各自的观点聚集在一起,试图从多个方面对后现代世界进行思考,从而推动后现代世界观的发展和探索,为一个后现代的世界秩序描绘出现实的图景。本书中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它试图战胜现代的世界观,但并不是通过消除现代世界观存在的可能性,而是通过对现代前提和传统概念的修正来建构一种后现代世界观。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科学的、道德的、美学的和宗教的直觉的新体系。它并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单纯地用科学的数据来参与和建构我们世界观的科学主义。全书共分10章。第一章“科学的返魅”是格里芬为全书作的引言,也是本书最重要和提纲挈领的部分。“返魅”(reen-chantment)一词来源于韦伯的“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 “祛魅”意味着否定自然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和感觉,而“返魅”反其义而行之,认为自然乃至整个世界,经验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宇宙间存在着目的、价值、理想和可能性, 自由、创造性、暂时性和神性也不是毫无意义的,从而推翻了“祛魅”的观点及其世界观,而这一切都是以科学界的新发展和新发现为前提的。第五章“作为习性的自然法则:科学的后现代基础”一文通过“构成因的假设”,对于循序渐进的进化论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控制分子、晶体和生命有机体的场有赖于以前发生的事件。它们也许要经历一场演化,但它们更近乎于习惯性模式而不是永恒不变的法则。作为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员,鲁用特?谢尔德拉克没有轻率地作出结论,而是指出,这种假设目前正在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领域中接受考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得到经验调查结果的证实。第六章“宗教世界的形成与后现代科学”对科学和宗教这对在现代社会中格格不入的矛盾给予了新的阐释。美国佐治亚大学哲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费雷认为,理想是科学活动的基础,是科学现象中最敏感和最富于价值的方面,它也最直接地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宗教意识。他提出了三种宗教世界模式:完美机器、终极粒子和纯粹客体。在现代科学的状况和价值观威胁到了当代文明的精神健康,甚至间接地威胁到了当代文明的存在时,人们企盼着出现一种科学的后现代形式,以拯救思维严密之美德,同时又不绝对地背离上述三种宗教世界模式。费雷认为,生态学这门后现代学科将成为我们未来科学的范式。第七章“生态学、科学和宗教:走向一种后现代世界观”认为,生态运动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后现代世界观的主要载体,它对于基督教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名宗教的研究者而不是宗教的信仰者,小约翰.B.科布首先从世界观与科学和宗教的联系角度探讨了世界观问题;其次描述了现代世界观兴起之际科学和宗教的作用;然后指出由生态运动所推动的新型世界观和这一运动的两种选择;最后解释了神性的含义。第八章“后现代的异端:作为原因的意识”对西方科学的基本假设提出了质疑。作者斯坦福大学“未来研究小组”创始人威利斯?哈曼大胆地指出,宇宙的最终物质是有意识的, “心”或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产生于“心”。顺风耳和千里眼这类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特异功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宇宙的基本构成既有物的一面也有心的一面的准二元论,都难以解释人类的全部经验。在后现代社会中,被现代思想视为“新的异端”的先验一元论(即心决定物)将成为人们活动中的指导性要素。第九章“灵学和后现代科学”为灵学和科学找到了契和点。自现代科学诞生以来,一直极力排斥灵学,因为灵学所关注的超心理现象背离了现代科学中有关时间、空间和能量的概念。但是作者斯坦利?克里普纳却指出,在后现代社会中,灵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现代的世界观是人类中心论的,而灵学则强调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值得人们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第十章“论心与分子:心身相关宇宙中的后现代医学”的作者大卫?格里芬指出,现代范式,无论是唯物论还是二元论,都试图使人们相信,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能或很少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揭示了现代范式的矛盾之处,根据怀特海和哈茨霍恩的思想,提出了泛经验论,认为主体与客体从本质上说没有什么不同,它们的不同只表现在时间性上;心会受到身体内一切活动的影响,同时身体内的一切活动也会受到心的影响。后现代医学强调个体间的差异,试图把个人的原因引入科学,克服现代医学的异化和非人性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