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启母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启母阙分类:【文化精萃】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南麓万岁锋下。东汉延光二年 (公元123年) 建。是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少室阙合称中岳汉三阙。近处有一周长43.1米,高约10米的巨石,名启母石,庙即为此而建。汉时因避景帝讳曾改称开母阙、开母庙。阙上有小篆铭文,字体遒劲,是汉书法中的精品。阙身雕刻画像现存60余幅,内容有宴饮、斗鸡、猎兔、骑马出行、郭巨埋儿等。可供研究汉代社会生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登封城北3公里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今存古庙阙完整者,唯启母、太室、少室三阙。启母阙系东汉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等建。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曾名开母阙。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打通抻辕山,化为熊,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石破北方而生启(夏后启),因称启母石。今阙北190米处有一开裂巨石,传即为涂山氏所化之启母石,周长43.1米,高约10米。汉武帝游嵩山时为此石建庙。启母阙即为庙前神道阙。属土石型子母阙,阙身现高3.17米,子阙顶已无存,两阙相距7米。阙上有小篆铭文,下半部尚完好,记述夏禹及其父鲧治水之事,字体遒劲俊逸,为国内外金石学家所重视。下部有隶书《请雨铭》,为东汉熹平四年(175)中郎将堂厍典所撰,惜大部分剥落。阙身各壁浮雕宴饮、车骑出行、百戏、蹴鞠、驯象、斗鸡、虎逐鹿以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图60余幅。其中蹴鞠图刻画一头挽高髻的女子双足跳起踢球,长袖飘飞,两旁各立一人击鼓伴奏,再现出汉代蹴鞠运动真实场面。这些作品是汉画雕刻艺术的珍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