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承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吴承恩分类:【文化精萃】 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出身于小商人家庭。自幼喜爱神话故事,博学多才,善于诗文,名于乡里。但仕途不佳,在科举中屡试不第,43岁时才得了个岁贡生,54岁时就任浙江长兴县丞,晚年辞职返乡,闭门著述。 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在仕途之路,尝尽世间炎凉。他生活在明代中叶,目睹社会的黑暗腐朽,对现实产生了强烈不满,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具有铲除奸邪保国安民的强烈愿望,加之他酷爱神话及野史奇闻,这些和他那强烈的反抗情绪相结合,就自然激发出继承“志怪”传统,讽刺社会黑暗的创作动机。所撰文言短篇小说《禹鼎记》(已佚),诗歌《瑞龙歌》、《二郎搜山图歌》等,都是借助神话传说,寄托除霸安民的愿望。 《西游记》是他晚年的力作,以唐代名僧玄奘去印度取经的史实编撰而成。全书共100回,语言幽默诙谐而又尖利辛辣,充满乐观主义且又饱含斗争精神。它用神话的方式,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反抗邪恶的斗争,揭露和嘲弄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歌颂了以孙悟空为代表的人民大众敢于斗争、勇于追求的大无畏精神。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西游故事。此书流传甚广,社会影响很大,引起了人们对神怪题材作品的广泛重视,以后借历史事件写神魔的小说相继出现。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封神演义》等。《西游记》还被改写为多种版本,编为多种戏剧在舞台竞相传唱,一直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