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文彩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吴文彩墓分类:【传统文化】 坐落于黎平县第贡区腊洞寨山坳上,坐东向西,俯瞰村寨。墓前有座凉亭,亭右侧是一水塘,墓两旁古木郁郁。墓因年久失修,原貌全非。1981年重修,勒石刻碑,并建高6米的凉亭一座,覆于吴墓之上。吴文彩生于1798年,卒于1845年。系腊洞寨人,自幼爱唱侗歌,读过私塾。20岁时开始编写情歌,以后又编写出反映侗家人生活的《酒色财气》等,世称“侗戏之鼻祖”。清道光七年(1837年),吴文彩根据《幼学琼林》编写了《开天辟地》、《十代清朝》等叙事长歌。他吸收汉戏、桂戏、阳戏等名剧之长,创作了一种“说侗话、唱侗戏”的独特侗族戏剧。从道光八年至十八年的10年中,他根据历史故事改编成《梅良王》、《凤姣李旦》、《毛宏玉英》等多部侗戏,其中最著名的是《珠郎娘美》。从此侗戏自成体系,100多年来盛传不衰。如今,从江、黎平、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县的侗寨,逢年过节都要演唱侗戏,并举行纪念吴文彩的祭祀活动。 侗族地区古迹。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腊洞寨旁。吴文彩为贵州省黎平县腊洞人,约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前后, 殁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前后。道光年间(约1830年前后)他创编了第一个侗戏剧目《梅良玉》,开创了侗戏事业,被尊为侗戏始祖。死后葬于腊洞山坳,坐东朝西,俯瞰村寨。原为土坟,也没有立碑。1981年11月,贵州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重修,为他勒石刻碑,撰写碑文。墓上建风雨石亭,高6米。亭左有一水塘。两旁古木参天,正面一棵大油杉,树下有水井。夏天成为纳凉胜地。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