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玉章的教育实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吴玉章的教育实践

分类:【传统文化】

吴玉章(1878―1966),名永珊,四川省荣县双石乡人。1912年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时,吴玉章任总统府秘书。1914年,吴玉章赴法,入巴黎法科大学,专攻政治和经济。次年,在法国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成立“法华教育会”,并办理勤工俭学。1916年回国,在北京、保定等地建留法预备学校,组织中国青年留法,吸引了大批革命青年。1922年,吴玉章回四川,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任期间,他曾保护和营救过共产党人恽代英等,以学校为据点开展革命工作。1925年,吴玉章在北京经赵世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四川省共产党负责人杨?公在重庆大溪沟办“中法大学”,招收各地被开除的进步学生。1929年2月他人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1930年毕业后,至海参威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任教。在此期间,他创造了汉语拉丁化方案,帮助华侨工人学习文化,普及教育,推动了华工的反日斗争。1932年,吴玉章任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中国部主任。次年,又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并教授中国史,曾著有《中国历史大纲》和《中国史教程》等书。1938年4月,吴玉章返回国内,任国民党参政会的参政员,并于同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39年,吴玉章到延安,发起组织中苏文化协进会延安分会,任常务委员。1940年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边区文化协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并且创办了新文字学校。此后,吴玉章相继任延安大学校长(后来鲁迅艺术学院和延安自然科学院也并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北方大学合并的华北大学校长。解放后,吴玉章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任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主席,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副主任委员,后又兼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同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和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还担任中国教育工会主任。

吴玉章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坚持教育要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服务的方针,认为教育应该注意启迪人民的觉悟和智慧,否则就会失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为此,除了要办好正规教育外,吴玉章还特别重视工农干部的教育和广大人民的普及教育。在教学中吴玉章对学生非常严格,他说:“做学问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要广博、要精深”。他十分注意建立正常的学校秩序,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不论在成都高师,还是在延安时期,他都亲自审订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教师严格执行。不仅如此,吴玉章还特别注意身体力行,不但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还注意关心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支持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在办教育中,他能注意遵循教育科学的客观规律,抓住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这两个关键。他常深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去听课,参加讨论,帮助教师审定和修改教材,甚至亲自审阅和修改论文。他要求学生基础要牢,知识面要宽,并说:“只要有利于国计民生,我们都要去学会来应用”。除了办教育之外,吴玉章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字改革运动上,他的著作有《文字改革文集》、《吴玉章回忆录》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