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易集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易集说分类:【传统文化】 经学著作。宋末元初俞琰撰。40卷,一本13卷。作者潜心究研《易》学三四十年。认为辞本于象,象本于画,有画而有象,有象而有辞,《易》之理尽在于画。然世人尚占而宗邵雍者则以义理为虚文,尚辞而宗程颐者则以象数为末技,邵、程遂分两家,画、辞亦分二途。朱熹著《周易本义》,发邵、程之未发,辞必本于画,理不外于象,始阐明《周易》本旨。而程、朱尚有未言者,遂历考诸家《易》说,摭其精华,先撰成《大易会要》130卷,后又从中择其尤精者撰成此书。始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成于至大四年(1311),其间凡四易其稿。大旨主于程朱之说,而又能自出新意,多发前人所未发。初刊于至正中。通行《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