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朝的官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周朝的官制

分类:【传统文化】

周朝的官制在商代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吏组织和制度。辅佐周王治理国家的,相传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职责是总管百官,权力最大。三公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职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称六卿。太宰是朝廷中政务总官;太宗管周朝的宗族和谱系;太史管起草文书、编写史书、策命诸侯、卿大夫等;太祝是最大的祭礼官;太卜是管卜筮的;太士也是神职官吏。周朝还设有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在地方机构上,实行的是封建诸侯制。各诸侯守卫疆土,并向周天子缴纳贡物,朝觐述职,接受调遣,率领军队捍卫王室。同时各诸侯也能聚族立宗,分封卿大夫。各诸侯、卿大夫在自己的辖区内,也仿照王室体制设百官,建立相对独立的地方性的政权机构。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形成世卿世禄制。这一政治体制对于稳定和巩固周初中央政权的统治,促进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诸侯国势力强大,王权相对削弱,终于导致春秋时期诸侯互相兼并争霸的局面,周朝的官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