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流乎天的观照方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周流乎天的观照方式

分类:【地域文化】

《楚辞?离骚》云:“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这既是屈原对生命运动之美的讴歌和钟情,又是楚人建筑艺术重要的观照方式。

楚国的建筑艺术,总是力求化静为动,虽静犹动,蕴含着一种活泼、热烈的生命活力,一种激越雄劲的运动精神。就结构的形式法则来看,楚建筑常常大胆地打破那种呆板的平衡对称,而努力追求一种总体向上的、动态的平衡。如按照周代的营国制度,宫城应居都城中央或中轴线上。但是,楚都南郢的宫城却独占东南,既不居城中,也不在中轴线上。这种体现着动态的营造法则和观照方式,是楚人不为传统所拘的变革精神的渲泄。

楚国的建筑强调动感,也体现在对线条的执意追求和娴熟运用之中。这是因为“线条”本身便是流动的象征。如楚国传岸的宫阙由垂直线构成,给人以上腾和挺拔的感觉;梯形的城堞由斜线组成;把人推入急速的空间变化之中;通幽的小径由曲线组成,诱惑人为寻幽探奇而无止无息。即便是正殿和宗庙中的柱、梁、枋、椽,在客观上都可视为似静若动的“线条”,这些交叉相布的“线条”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结构本身,它们在庞大的屋檐下用精巧的斗拱组织起来,不恰似线条蟠虺吗? 楚国的高台建筑,经由台阶、台身和台顶的多次划分之后,愈益显示出线条的变化多端和简洁明快。至于楚国那蜿蜒起伏的大型军事防御工程――方城,更酷似一条奔腾跳跃的灰色长线。

凤,作为楚人先民崇拜的灵物,在楚国建筑及建筑小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湖北江陵楚南郢故都一座西汉初年墓中出土的一件陶屋模型,屋顶上伫立着一只凤鸟。地域重合,时间紧衔,说这件陶屋模型体现了楚建筑风貌也未尝不可。目睹这只展翅欲飞的凤,不禁使人想起《楚辞?惜誓》中的诗句:“黄鹄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知天地之圆方。”从而令人感受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美。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曾用凤鸟来比喻“风骨”与“采”的统一,认为“风骨乏采”与“采乏风骨”都不能算至美。而最能体现“凤骨”与“采”的完美统一的鸟,就是凤凰。因为鹰能高飞、有力,但羽毛乏采;野鸡羽毛有采,但不能高飞、乏力;唯有凤凰羽毛华美异常,又能高飞远举。换言之,凤凰正是楚人崇尚的“惊采绝艳”与生命运动的力的结合,

是“周流乎天”的美与力的信使。楚人把凤的形象以建筑形式表现的美学观照方式,对后世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