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呼和浩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呼和浩特

分类:【传统文化】

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支流大黑河以北、京包铁路线上。辖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建成于明万历三年(1575)。境内有新、旧石器时期遗址多处, 为早期人类活动的见证;战国时属赵国云中郡, 秦仍之;汉属云中郡所领北舆县;东汉末至隋为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活动地区, 所在平原有“敕勒川”之称;唐属单于大都护府统辖;辽在今市东建丰州,金、元仍之;明为蒙古土默特部游牧地。明隆庆六年(1572)至万历三年俺答汗在古丰州西建城, 初名“库库河屯”,或谓“大板升”。万历三年(1575)应俺答汗之请, 由明廷赐名“归化”。因三娘子长期居此,并极力维护蒙汉之间的和平贡市关系,故又称“三娘子城”。蒙古族以“呼和浩特”称之, 为今市前身。十三年达赖三世曾自西藏来此传教。清雍正十年(1732)至乾隆四年(1139) 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建新城, 名“绥远”, 后置归化绥远厅,1913年两城合并为归绥县; 1929年国民党政府设绥远省,为省会;日伪统治时,改名“厚和特别市”;抗战胜利后,成立“归绥市”,与归绥县划界分治;1949年和平解放,1954年恢复“呼和浩特”名称, 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同年,自治区首府由乌兰浩特迁入,成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民有汉、蒙、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壮、藏、彝等。解放前工业落后,现已成为综合性工业城市, 为我国重要毛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市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 工农牧业生产和科学文化事业都有很大发展。

又作“库库和屯”等。蒙古语意为“青色之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北靠大青山,南临大黑河。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人口145万。其中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有20万人。是一座文化古城。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即活动于此。进入阶级社会后,此地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土。戎、氐、匈奴、胡、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众多民族都曾活动于此。1581年北元土默特万户首领阿拉坦汗始建该城。其第三夫人钟金长居此城,故明人曰“三娘子城”。1587年三世达赖来此地传教。清朝时该城属土默特左右翼特别旗。1735―1739年,另建一座军事驻防城(今新城),名曰绥远城。1913年两城合并为归绥县。1929年设置绥远省,该城为省会。伪蒙疆时期改名为“呼和浩特”。抗战后,成立“归绥市”。1949年和平解放。1954年原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后,归绥市改称为呼和浩特,自治区首府从乌兰浩特迁至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工商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畜产加工和毛纺织业重要城市之一。民族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市内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3:30